>首页> IT >

国外的月亮不再圆!小鹏汽车海外计划恐泡汤

时间:2022-03-03 09:26:44       来源:天极大咖秀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的市场环境下,小鹏汽车,也成为千帆竞发中的行业幸存者,稳中求进发展了8年之久,甚至如今已经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据相关机构统计,仅在2021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就完成了13340辆汽车的交付,并且在年末一举拿下国内造车新势力2021年的销量冠军。

不过,小鹏汽车并没有在此基础上继续开疆拓土,而是选择转战海外。 对此,业内人士也表示了担忧。一方面,从市场份额来看,小鹏汽车在国内的市场根基并不深,尚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另一方面,其把自己50%的新车年销售量放在了相对陌生的海外市场,似乎押注了过高的权重。

为此,对“小鹏出海2.0”的海外销售计划,业界也是质疑多于肯定。而且,从小鹏汽车以往的市场表现来看,这次2.0计划,恐怕也是困难重重。

营销套路多,小鹏海外业务难盈利

在国产汽车还没有被世界所关注,或者说没有被世界所认可的时候,国内的汽车行业基本都是外企的天下。

但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出现,这个行业也开始迸发出了新的活力,不仅相关部门有颁布相关的优惠政策,并且还在不断地加码,想借此利用汽车行业,来再次让经济腾飞。但随着资本的大量入场,这块蛋糕也没那么香了。

比亚迪作为电动车的传统老牌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自然不必多说,特斯拉也是名声在外;其次就是小鹏、蔚来、理想等等来瓜分余下的市场。

除此之外,还要算上近几年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始发力的那些油车品牌:丰田、广汽、宝马甚至是奔驰等等,都开始入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可以用惨烈厮杀来形容了。

而此次小鹏宣布自己的出海计划2.0,为的就是要突破国内市场的重围。据业内人士称,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增长是非常惊人的,出口量也到了31万辆,同比增长了300%。

而在其中,欧洲市场的贡献是最大的,这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就是一剂强心针,所以这也是小鹏出海计划的第一站选择瑞典的原因。

小鹏汽车宣布计划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迈出自己在海外的第一步:设立自己的首家海外直营店。同时与瑞典当地的汽车经销商和分销商Bilia分别签署了汽车销售协议。

换而言之,小鹏汽车不仅会在自己的直营店进行产品销售,在Bilia门店中也会同步进行销售和售后业务。

值得一提的,小鹏汽车的出海计划从来都不是求稳,而是采用全盘布局、多点尝试的模式:Bilia同步与荷兰的汽车零售商Emil Frey签署了一份分销协议,这层层分销的模式,类比于国内的加盟店形式。

这次在欧洲找到合作伙伴之后,小鹏汽车随后也进一步表示,公司将在2022年3月左右,在荷兰海牙再开一家直营店,提升用户体验。

直营店的优势是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文化,切身地感受一下自家产品的驾驶感,让用户能产生消费的欲望。但是直营店的缺点也是有目共睹的:投入较大之余,短期回报率也不高,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回收成本,并且能否回收成功还要看后续的经营。

而授权经销商的模式就是借助当地经销商的销售实力,前期投入低的同时还能迅速开拓市场,但也会存在售后服务不佳、口碑参差不齐等问题,这对于首次进入当地市场的小鹏汽车而言,是难以承受。原本想要一炮而红的自己,怎能落个质量堪忧的名声呢。

出口红利缩减,消费者购买欲望下降

小鹏汽车这次的海外市场拓展的计划之所以被命名为2.0版本,是因为早在2020年,小鹏汽车就已经开始在海外发力了。已经成功出口到挪威的小鹏汽车,也是尝到了海外市场的甜头,可海外市场,早已经被许多国内品牌给盯上了。

蔚来、理想在欧洲市场蓄势待发,比亚迪也早已在欧洲市场征战多年,而且车款极为丰富的它,相对于后来者而言,已经是一个老油条了,用户群体想要什么、担心什么,他们都知道,这对于刚刚进入新市场的小鹏而言,是短时间之内无法弥补的缺陷。

如果小鹏要想迅速打开市场、提升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势必需要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方能有机会与老牌劲旅掰掰手腕。可从2021年开始,小鹏汽车的运营成本的亏损就已经达到了恐怖的9.04亿元,若再次加大投入,资金链方面恐怕会压力骤增。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在国内外的售价也是需要细细斟酌的。若急于想要开拓市场,而给出极大的优惠价格,就会导致国内消费者的反叛心理,此前联想集团就因为类似事情被诟病至今,消费者认为企业差异化对待;可若售价较同类竞品而言没有优势,消费者也将不会对此产生购买的兴趣。

在国际贸易关系复杂、外汇市场频频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出口红利也开始有所下滑。整车在国内组装好,经由海上运输到港口后再依次分发的模式,无疑让消费者的等待周期进一步拉长。在欧洲汽车市场中,交付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而且前文也有提及,汽车行业的厮杀是十分血腥的,这份厮杀也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在欧洲市场更是如此。活跃在欧洲车市场上的汽车品牌超过了50个,家用车型超过250款,小鹏汽车想要异军突起,成为后起之秀,不仅要突出自己的亮点,还要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吸引。

交付频频延误,小鹏汽车海外前景存疑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让环境的负担大大缩减,还提升了许多人的生活品质: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售价低、相关部门还能给予一定的补助,所以购买压力相对传统油车而言,是低了许多的。也因此许多家庭从原来的一户一车,发展到了如今的一户两车,甚至是一户多车。

新能源汽车依靠电池驱动,而小鹏汽车早在2021年就对外宣称:自己的电池成本下降了5-10%,G3系列的车款更是在更换为磷酸铁锂电池后,生产成本还能进一步下降,后续将持续投入研发,力求推出更智能的车型以满足驾驶者的需求。

但也因为新能源汽车售价低,所以难免出现一定的产品缺陷或者是不足。小鹏汽车作为一个主打科技创新的汽车品牌,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0%的情况下,它对于汽车的智能度以及驾驶的体验感方面,自然是拿捏得极好,可在交付周期以及售后服务方面,却频频令消费者不满。

就在本月,全国各地的小鹏P5车型460版本的车主,都因车辆电池供应紧张等原因,被告知需要延迟交付。

针对此事,小鹏汽车给出的官方回复是:“延期交付的用户可以选择退订、更改配置或者是继续等待,但暂无赔偿计划”。受到影响的车主遍布全国,并且至今仍在等待一个合理的解释。

在大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小鹏汽车似乎完全没有考虑到供应周期以及供货稳定度的问题,并且售后客服团队也显得十分不专业,这样的态度一方面会让客户感觉到自己被欺骗,企业诚信度不高,另一方面就是售后服务存疑,但后者是小鹏早已存在的问题了。

春节前夕有部分用户反馈:小鹏汽车在泊车的时候存在突然失控加速的问题,多次撞上消防栓或者是停车场立柱。而小鹏汽车的公关部对此回应称,摄像头识别存在差异,不要过分依赖停车软件,这番话无疑是直接打自己脸。

小鹏汽车成立时间只有八年,而用八年时间让消费者记住自己、信任自己、甚至再次选择自己,靠的就是自主研发的那套汽车智能系统。

但如果现在这套自己引以为傲的系统出现了问题,并且暂时还没有解决方案,恐怕会让后续消费者产生担忧,在海外销售的时候也会让人产生货不对版的困扰。

从长期发展来看,一旦小鹏汽车运输到海外销售,它的售后就存在着空间距离。不可能每一次都把整车运输回国,修正调试之后再发往海外,先不提这个操作的可能性有多大,光是多次海运的成本,都足够小鹏汽车吃一壶了,更别提自己能不能顺利交付的问题了。

结语

小鹏汽车出海计划1.0几乎是以零成效结束,此次再次坚决的地推出2.0计划,并且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教训之后,找到了当地的经销商、分销商合作,看起来是稳操胜券了。可在实际销售时,依旧会出现交付期困难、售后服务缺失、软件功能有缺陷等问题。

即便暂且对以上的问题避而不谈,小鹏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也并非会按计划那样一帆风顺。因为海外汽车品牌的竞争十分残酷,海外消费者对于中国汽车品牌产生一定的认知,也需要时间。这些因素层层叠加起来,小鹏出海计划2.0恐怕也是难成气候,最终或许胜负难料。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