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IT >

营收千亿开门红,伊利凭什么能做中国企业样本?

时间:2022-04-29 13:42:05       来源:天极大咖秀

超千亿营收,近百亿利润,伊利2021财年表现强劲,意味着什么?

2022年4月27日,伊利公布2021财年报告以及2022年Q1成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05.95亿元,营收增长超过137.09亿,同比增14.15%;净利润达到87.32亿元,同比增23%。2022年一季报,伊利总营收达到310.47亿元,同比增13.47%,净利润35.08亿元,同比增长24.08%。

肉眼可见的是,在保持多年中国乳业龙头地位后,伊利不仅没有因为规模体量过大陷入增长的缓坡。相反,从第一梯队到第三梯队,伊利独一档的营收、增长、净利表现,正让中国乳业“一超多强”的格局难以撼动。

而当我们拆解伊利2021财年的强势表现,几个核心问题正在映入眼帘:

一是,大而愈强,伊利核心的业务底座是什么?

二是,在不确定时代寻找确定性的未来,凭什么伊利第二增长曲线就能强劲发展?

三是,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伊利留给中国企业一份怎样可供参考的样本?

大而愈强

伊利成功的业务底座是什么?

伊利2021年营收1106亿元,实现净利润87.3亿,继续稳居中国第一、亚洲第一、全球五强——如此地位,从何而来?

实际上,伊利的产品结构经历了几十年持续优化,于品类上,已经成为中国产品线最齐全的乳品公司。齐全的产品品类,加之拳头产品的群星聚集,也让伊利的增长之路如同一道漫漫雪坡,没有随着时间的增长而滞缓,反而变得又湿又长。

不妨将视野转向业务侧。伊利旗下拥有液态奶、乳饮料、奶粉及奶制品等多系列产品,不过,这家公司龙头地位不可撼动的根本,还在于液态奶稳健的业务底座强大支撑。

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伊利之所以能十几年持续问鼎中国乳业,离不开一顶钻石璀璨的液态奶王冠。如何理解?

不妨看一组数据:2021年伊利液态奶业务营业收入849.11亿元,同比增长11.54%,牢牢占据了中国市场第一。这一占比超过7成,包含着白奶和酸奶的液态奶业务,不仅规模大,更是单品强——

比如说,人们只要拆解伊利这一份800亿沉甸甸的成绩单,不难发现,这家公司的纯牛奶、金典纯牛奶、安慕希常温酸奶系列产品,作为超13亿消费者信赖的“国民品牌”,其年销售规模均不负众望,均超过200亿元,成为中国乳制品,乃至食品领域的超级明星单品。

此外,伊利乳饮料中,优酸乳品类规模超过100亿,也在保持细分品类第一。

如果横向比较,将伊利以上超级单品单独拿出,任意一款,都可比肩中国乳业的前五企业营收。这在大环境逐渐缺失确定性的近年,一家企业核心业务仍能如此稳定,实在难能可贵。

可令人惊讶的是,伊利在超大型“拳头”产品优势进一步扩大的同时,液态奶中多个品类产品也在迅速增长、亮点频频。

比如,伊利金典有机系列产品强势增长41.5%,市占率超过50%,市占份额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市场领先地位,高居有机奶品类第一;伊利“畅轻”低温酸奶,持续领跑,市场占有率同样占领细分品类第一;伊利“臻浓”系列纯牛奶,年度销售同比增长近六成;伊利“舒化”的高端功能系列产品,继续通过无乳糖、好吸收的品牌利益点,年度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近三成;而在常温酸奶领域,单就2022年第一季度,伊利凭着安慕希推出的清甜菠萝、丹东草莓新品,上市三个月,总销量突破7亿......

可以说,伊利低温鲜奶快速增长,低温酸奶推陈出新,各品类主营业务均取得了双位数增长,正让公司多品类产品梯队的增长活力,持续喷涌。

如果探寻伊利主营业务增长归因,量、价和结构三者的三位一体持续优化,也是解读伊利大而愈强的秘密之一:例如,2020年到2021年,伊利液态奶业务实现了11.5%增量,而靠着销量、结构升级、单价的协同发力——三者分别贡献了6.7%、2.2%、2.7%的增量——最终实现了伊利液态奶的稳固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冷饮业务同样是伊利的传统优势业务之一,已连续27年实现行业第一。凭着一系列行业内知名中高端冰淇淋品牌,冷饮业务也在强势抬升伊利的增长曲线:报告期内,2021年伊利冷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71.61亿元,同比增长16.28%,正在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突破增长舒适区

伊利第二增长曲线的秘密是什么?

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在其《第二曲线:跨越“S型曲线”的二次增长》中,曾指出:企业和个人只有打开成长思维的束缚,以“面向未来”的思维和行动,才能不断成长。

这对一家致力于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的企业而言,敢于突破,敢于面向未来,更敢于走出曾经的舒适区,显得尤为重要。

对伊利而言,这家企业并没有流连于业务基本盘的强势表现,相反,近年来以奶粉、奶酪等为代表的业务,逐渐扛起了第二增长曲线的大旗,一步步强势崛起。

比如说,2021年报告期内,伊利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收已经达到162.09亿元,同比增长25.80%,崛起势头明显。

细化到奶粉业务,一方面伊利婴粉品牌增速势头强劲: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公司婴幼儿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相较2020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市场第一。

另一方面,伊利的金领冠奶粉实现全面突破,年销售收入冲破百亿大关。其中,金领冠珍护增速达到细分品类第一。而在2022年第一季度,伊利金领冠奶粉更是成为中国首批符合奶粉新国标的婴配粉。

除此之外,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浪潮袭来的当下,伊利在成人奶粉市场的破局,也取得了新的增长点。尼尔森零研数据显示,伊利公司成人配方奶粉零售额市占份额同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报告期末市占份额位居市场第一,保持绝对领先。此外,伊利中老年奶粉市占率超过30%。

更令人惊喜的是,构筑伊利第二增长曲线的力量也更加多远。比如,伊利奶酪业务在2021年实现超150%增长。而在B2C领域,伊利以一贯坚守的产品创新,凭借常温奶酪棒、厚乳酪和厚切芝士片等新品推出,并借助公司强大的渠道,实现了市场的迅速渗透。

而伊利第二增长曲线的强劲表现,既离不开对品牌矩阵的持续补足——例如,先前伊利入局澳优,全面收购,逐渐锁定中国奶粉行业领导者的地位,迎接正在到来的婴幼儿奶粉红利。

更重要的是,伊利第二增长曲线的强势,最离不开的,便是在技术上的持续突破与创新,对研发投入的长久布局。

奶粉一直是乳制品中创新研发的高地,如果一家公司没有常年的技术积累,试图靠单纯营销搏得消费者芳心,无异于痴人说梦。正因如此,伊利近20年对母乳营养研究的基础,让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入“专利时代”。例如,截止目前金领冠旗下的专利已达70余项。

此外,研发投入更是一项衡量奶粉品质的“硬标准”——年报显示,伊利2021年研发投入达到6.01亿元,同比增长23.39%,远高于行业水平。正因如此,公司已连续13年成为了“中国专利奖”最多的乳品企业。

“伊利+”

凭什么做中国企业样本?

颠覆性创新之父克里斯坦森,曾在其著作《创新者窘境》中坦言,世界上诸多曾经业务强大、人员众多、表现强劲的公司最终却泯灭众人,沦为平庸。

其核心原因,便是此类公司视野的局限,既无法从常规解决增长的方法中走出,更无法找到颠覆性的创新之路。而这,将会极大限制一家企业的增长,也让一众优秀企业止步于卓越门前。

而在数字化时代迅猛来临的今天,在企业面临更加复杂发展形势的今天——破局两个字,到底应该怎么写?

不妨将视野再次转向伊利:持续确保用户、产品、品牌一体化生态建设,提前思考未来,敢于尝试,去开辟一条与完全不同的新道路,伊利答案,足以当做中国企业学习的样本。

品质上,这家企业始终坚守“伊利+品质”底线,真正达成了“伊利即品质”。比如说,在内部,这家公司就有一个特殊的“标准三条线”——在检测中,伊利会在国标线的基础上提升50%的标准作为企标线,在此基础上,再提升20%的标准作为内控线。

如此严苛的品控标准,终令市场折服——《2021亚洲品牌足迹报告》显示,伊利凭借92.2%的品牌渗透率与超13亿消费者的触及度,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中国消费者选择最多的品牌。

除此之外,伊利在全产业链长期布局,多年来同步夯实着伊利稳健增长的地基。尤其以“伊利+数字化”为例,这家企业在对全产业链的数字化,更显露出对于未来大胆尝试,对于增长的颠覆性创新路径的持续探索。

在科技越发成为一家企业构建竞争核心壁垒的当下,伊利的科技实力体现最为直接的,便是数字化转型。比如,在上游供应链,伊利的智慧牧场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传回的数据,可对每头牛的健康情况做出详尽的评估与分类,确保奶源真正品质过关;在产业链中游,伊利的智能工厂逐步实现上下游融合,实现了规模、效率、安全立体化优势,例如2015年,伊利就凭借“乳品生产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成为入选首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的乳品企业。而在产销下游,伊利通过对消费者智能洞察大数据平台,不断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在消费者反馈到的第一手数据中持续完善用户体验,真正让供、产、销达成了数字化升级。

正如伊利董事长潘刚所言:“加速数字化转型,提速集团整体运营效率,以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正因如此,超越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多重比拼竞争,伊利的今天,正立足于数字的转型与传统传统乳企加速告别,而这一系列的努力和尝试,也逐渐让伊利的核心竞争力升级迭代。

更重要的是,这家企业之于增长于社会责任、中国品牌建设、家国情怀等更高维度的贡献,不仅凸显出“伊利+中国”的独特魅力,也真正成了中国企业最该学习的样本。

一方面,伊利与冬奥的持续合作,为中国品牌迈向世界提供了一种远航蓝图:“2177.3亿”,是伊利在北京2022冬奥会中的品牌曝光次数。作为冬奥会的官方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伊利从2008年北京奥运到2022年冬奥的持续高光,正让一家高度“奥运化”的品牌,随着国家的奋进与崛起,从中国迈向世界。

另一方面,伊利近期与中国航天的尖端科技结合,正孕育育出新的产品,在积极探索并践行强国战略中发光发热。实际上,伊利与中国航天建立联合实验室,利用空间生物、航天新材料、卫星监测等研究专项将航天技术应用于乳品全产业链,更让中国技术从神州大地,冲向白云蓝天。

而伊利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第一家发布双碳目标及路线图的企业,不仅拥有着食品行业首个“零碳工厂”、 中国首款“零碳牛奶”,更通过自身行业优势地位,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全链减碳,为共筑绿水青山添砖加瓦。

而伊利的减碳行动,也获得了社会及联合国的高度认可,报告期内,伊利作为全球唯一农业食品业的代表企业案例收录于联合国全球契约《企业碳中和路径图》。伊利“碳达峰、碳中和”案例,则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社会及治理(ESG)基础教材》,向全社会、全球输出中国式减碳样本。

一如伊利董事长潘刚所言:“在当前疫情反复的形势下,我们有信心在不确定环境下依然取得确定性增长。作为中国食品行业第一家发布双碳目标及路线图的企业,伊利将在2050年前实现全产业链碳中和。我们将在推动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融合发展中,最终实现‘全面价值领先’的目标。”

虽然,2021年的辉煌终将过去,但聚焦到令人心驰神往的未来,伊利仍在路上。

关键词: 中国企业